中国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商 欢迎您!

购物车 联系我们

大农业“种”出新业态

   日期:2017-07-31     浏览:899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壮大新产业新业态,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。日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动能。文件提出,利用旅游+生态+等模式
   “壮大新产业新业态,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。”日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动能。文件提出,利用“旅游+”“生态+”等模式,推进农业、林业与旅游、教育、文化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。

事实上,不少地方产业融合的探索已起步。粉墙黛瓦的民宿散落在青山脚下,四周环抱着大片的桃林,一幅“桃源深处有人家”的画卷。这是人们来到江苏无锡惠山区阳山镇时的感受。在这个“水蜜桃之乡”经营民宿的村民们说,以前卖桃子,后来“卖”桃花,现在推介的是“花样生活”。这个严守着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小镇,在建设用地捉襟见肘的境况倒逼下,以桃产业为本发力农村服务业,摸索出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。

刚刚过去的一年里,我国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,粮棉油、肉蛋奶供给充足,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。最具亮点的是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。伴随立体种养、农牧渔结合,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生产智能化、营销网络化这三大趋势,大农业正加速由理念走向现实。

几千年的农耕史中,我国农业一直在围绕“吃饱”做文章,种植业首先要满足口粮需求,畜牧业处于从属地位,只能用剩余的粮食和农副产品作饲料。2004年至2015年,我国粮食总产增幅中玉米占比63%,这是适应粮食用途变化的第一轮种养关系调整,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是主要驱动力。而2016年,猪禽养殖对玉米的需求增长趋于平稳,牛羊养殖对优质饲草料的需求快速增长,第二轮种养关系的调整提上日程。

这一年,农业部、财政部在17个省区121个县启动粮改饲试点,以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,引导种养结合发展。养殖场流转土地自种、种养一体化经营的比例达到30%,辽宁、新疆等省区超过60%。养殖场利用一体化经营优势,将牛羊粪便还田用于青贮饲料种植,减少化肥用量40%以上。试点地区青贮饲料联合收获机等现代装备加快普及,耕、种、收、贮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。

到南方的水田参观,很多人会发现,农民种水稻的同时在养水产。各地不断加大稻渔综合种养力度,2016年规模达2250万亩,比2015年增长了1倍多。湖北鄂州市峒山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稻虾共作、林下养禽等模式,配套生态沟渠、湿地,构建了立体农业模式。“稻虾共生”复合种养,实现水质改善和产品效益同步提高;“葡萄—草—鸡”立体种养,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,减少九成的杂草。通过综合种养,基地化肥用量下降30%以上,农药用量下降70%以上。

产业结构调新的同时,农业价值链也得以完善。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,一头连着工业。2016年,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.1万亿元,占制造业比例为19.6%,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基础性产业。休闲农业一头连着农民,一头连着市民。“田园变公园、农房变客房、产品变商品”。农民们利用闲置房屋经营休闲农业,改变了长期依靠传统种养生产的单一模式。

以加工业带动“接二连三”,以休闲农业带动“隔二连三”,使农业成为“有文化说头、有休闲玩头、有再来念头、有发展奔头”的产业。如今,以农民为主体,社会资本热情参与,各类要素加速回流农村,经营主体更加多元,分工分业更加精细。

这一年,农业生产信息化步伐坚实,农业的土气与物联网的洋气互相结合。国家在8个省份开展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,推介了426项技术、产品和应用模式。在大田种植上,遥感监测、农机精准作业等开始大面积应用。在设施农业上,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、水肥药智能管理等加快推广应用。

一元复始话农桑,回望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农业新业态让人振奋。在推进新业态的过程中,要牢牢守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底线。如此,我国农业在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广阔天地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农业资讯
0相关评论